家中一共有六個孩子。五個博士,1個碩士。
長子蔡天文,美國康乃爾大學博士、美國賓州大學終身教授;
次子蔡天武,美國羅徹斯特大學博士、美國華爾街高盛公司副主席;
三子蔡天思,就讀于北京外國語大學,曾以托福考試600多分的好成績被美國兩所名牌大學競相錄取;
四子蔡天潤,曾為華西醫科大學高材生;
五子蔡天君,16歲考入合肥工業大學,后考入中國科技大學研究生;
小女兒蔡天西,神童孩子,14歲考入中科大少年班,18歲進入著名的麻省理工學院,22歲成為美國哈佛大學最年輕的博士。
蔡笑晚老師怎么能把這個家庭中六個孩子培養得如此優秀的呢?
“兒童早期教育的培養。”陸美蓉教授一句話點醒了我們。
上周六,我們特地邀請了金谷圣賢教育創始人,湖南理工學院教授,兒童教育資深研究員陸美蓉教授來到東方賢德幼兒園,開展關于《傳統文化和國學教育 為孩子受益一生》的專題講座。
一起來回顧這場講座的精彩內容!
大腦的發育
同樣的細胞數量,為什么有的人能獲得諾貝爾獎,有的孩子卻連高中的考不上呢?
換個方式表達,為什么有的孩子學習輕松,成績優秀;有的孩子學習得非常吃力,成績總是上不去。
這個問題的癥結在于家長是否抓住了孩子大腦發育的關鍵時期,0-10歲。
最新的腦科學研究顯示:大腦發育的快速時期是:
0歲>1-3歲;1-3歲>3-6歲;
3歲兒童的大腦,活躍程度是成年人的2倍,并且一直持續到9-10歲。
然后開始呈現減弱的狀態,大約到18歲后,大腦的活躍程度將降至成年人的水平。
如果您的孩子處在這個年齡段,那么恭喜您,開發孩子的腦力為時不晚!
那么又會有家長有疑問,父母學歷不夠,文化不夠,會不會影響孩子的兒童腦力發展水平?
兒童腦力發展水平程度,并非完全由父母的遺傳決定,而是取決于生命最初幾年所受的教育。
環境和父母對孩子教育的教育方式和重視程度,才是孩子聰慧的根本。
當我們了解到孩子的大腦發展后,我們需要思考的是,在平時的家庭教育過程中,或者孩子在幼兒園接受的教育中,是否方法不對?
1、兒童早期語言培養是兒歌還是經典圣籍?
我們常常說,童蒙養正。蒙者,蒙也,物之稚也。
出生不久的兒童肯定是對萬事萬物是處在懵懂的狀態中,這時候作為家長,作為老師,你給孩子傳授什么樣子的教學,孩子們立馬就能將你傳授的知識印記在大腦中。
因為早期教育要很謹慎,一旦決定開始的方向,就是人生課程的正式開始,決定了孩子站在什么樣子的高度去理解,并開始加入這個多元的世界。
1)很多家長、幼兒園對孩子的啟蒙教育初級首選是童謠。
比如這首膾炙人口的兒歌,“門前大橋下游過一群鴨,快來快來數一數,二四六七八”。
作為一首講究韻律美的兒童歌謠,字面含義簡單明了,語境情景單一易辨識。
這是童謠的優點,孩子更快地吸收,但恰恰也是缺點。簡單而重復的內容本質,其實是內涵的空洞與蒼白。
作為家長和教育工作者,如何把這種最低層級的教學升級到一個新的高度?
2)進階層級:鼓勵孩子創新學習童謠。
比如說:
數數上的創新:
能不能不要二四六七八,一三五七九是否可以呢?一四七十是否可以呢?等等。
場景上的創新:
柳樹下的小河游過一群鴨,外婆家的庭院走過一群鴨,課本上畫著的一群鴨。等等。
主體的創新:
門前大橋下停靠的船只,小區中高低相間錯落有致的房子。等等。
創新,是舉一反三,是學以致用,是對周遭事物有著更敏銳的觀察。
而永葆好奇心地改編,更能讓孩子打破固步自封地圈地,擁抱萬物,感知生命。
其實這還不夠。
3)還有一個更深的層級,那就是教孩子讀經典圣籍。
經典圣籍之所以能被傳誦成為經典,就在于它的字字珠璣。經典圣籍是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,《弟子規》《千字文》《論語》等等。
那為什么讀經典圣籍對孩子們來說,是最高的教育層級呢?
舉例《弟子規》來說,1000余個漢字,每一句都涵括了一個優秀的行為習慣。
首句就以“首孝悌,次謹信”告訴我們: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敬父母,與兄弟姐妹友好相處;言辭要謹慎,要講求信用。
這些都是多么美好的道德品格!
而孩子們在朗讀《弟子規》這些經典圣籍的過程中,不僅學習了1000多個漢字,還能慢慢將《弟子規》中的內容知識內化成為個人的品德。
這無疑對孩子,還是對家庭而言,都是一件幸福的事情,誰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是知書達理聰慧有加呢?
2、兒童早期教育的音樂選擇。
左腦是語言的腦,以“愛”的語言來強化;
右腦是音樂的腦,以“樂”的音律來活化;
一直以來,很多家長對給孩子的音樂都是不加抉擇的,激昂的搖滾樂曲,歡快的兒童歌謠,低沉的愁怨情歌,市面上的音樂紛繁眾多。
其實,并不是所有的音樂都適合作為開發大腦的音樂。
臺灣音樂教育家陳功雄教授經過三十多年的研究實踐,得出最適合孩子們的音樂的必要條件:
1)無歌詞
2)無具體意義
3)有藝術價值
4)很溫馨優美
5)與宇宙生命同步
有興趣的朋友們可以搜索陳功雄教授的《愛和樂》等相關作品。
“我們都很清楚,幼兒教育的重要性,可是一直找不到方法。聽完陸教授的演講,真是獲益匪淺。”這是會后很多家長和我們交談過程中的贊譽。
是啊,不管是陸教授還是我們幼兒園,都希望把最好的教育帶給孩子們。孩子,是未來的主人,是中國未來的希望。我們深知責任重大,更明白幼教之路的意義非凡!
陸教授當天的演講不僅于此,由于篇幅關系,在這里就不和大家再一一分享啦。
在這里,小編代表東方賢德幼兒園,真摯地向陸教授表達感謝!也很感動在大雨天中,依然前來的家長朋友們!
另外,講座當天,我們也正式成立東方賢德幼兒園家庭教育公益中心,對周末孩子讀經活動,親子活動感興趣的朋友也可以前來咨詢!
未來,我們也將開辦更多的公益講座,公益親子活動。
愿我們一起攜手,秉要執本,真正為孩子們撐起一片美好的藍天。